民建: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委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部署,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政策优化升级,重点抓好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和《溧水区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细则》落实,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现将你们在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的第2022033号“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面落实惠企政策
目前我区已汇编《惠企政策要点解读》,积极以南京市惠企政策直达工作试点区为契机,全力配合市政务办搭建“宁企通”政企沟通平台,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系统梳理政策、参加工作培训、加快政策录入等举措,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目前,溧水区上线惠企政策共计12条,配备申报事项共计39项,涉及发改、工信、人社、科技、市场监管、房产、农业农村、行政审批等多个业务部门。目前已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免申即享”咨询服务窗口,2022年以来报送专项知识库,信息库共70个,涵盖企业政策、疫情相关等方面,2022年一季度共受理“一号答”政策解释工单10件,满意率100%。
2021年区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专项资金和技术合同奖励预计兑现金额分别为2065万元和546万元。积极做好2022年度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为区内融资担保企业争取省级奖补资金200万元,企业拟可获得挂牌奖励资金1030万元。全市率先完成2022年度市级体育产业专项资金拨付。
疫情防控期间为进一步稳定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增长动能,编制了我区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增长十六条举措。我区累计实现小规模纳税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享受“六税两费”优惠政策共减免城建税112.78万元,印花税62.84万元,房产税24.25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24.59万元;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六大行业和小规模纳税人共减免房产税311.23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101.76万元;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免征房产税1.8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4.69万元。免征增值税500万元。区房产局减免租户租金4户,总计减免金额8.73万元。区属国有企业共上报减免情况28项,共计减免金额61.86万元。区总工会对8家租户3个月租金进行减免,共计10.45万元。已减免交通运输相关增值税50万元。按规定减半收取广告业、娱乐业企业2022年文化事业建设费,减免金额29.6万。截至4月,享受社保相关减免政策参保单位8639家,减免金额超4000万元。享受职工医保单位缴费率减免政策近9000家,月度减免医保税费约800万元。截至4月,已发放企业培训补贴8.8万元,涉及30家企业,参培人数758人。
二、全力强化要素保障
(一)提高用地审批效率
为减少企业用地审批市场,我区全面推行工业项目“带方案挂牌”常态化和房地产项目“拿地即开工”承诺制。对供地项目提前组织专家现场辅导、部门协同服务,一次性告知手续办理流程和要求,提高方案审查效率,缩短审批时间。一是超前谋划。2022年45个省市重大项目和68个需要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的区重点项目全部完成代办员配对,实现100%专人跟踪代办,推进要素保障关口前移,现已提前落实龙电华鑫和蜂巢能源2个省重大项目的空间指标和成片开发方案报批。二是靠前服务。编制《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手册》,在上位规划、成片开发、征地报批、设计方案等方面形成问题清单,分别提出工作思路和建议。三是精准研判。在开展征前工作的同时,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完善总平面设计,形成符合各项规范的稳定设计方案,为“拿地即开工”提供强有力支撑。对少数桩基已施工,未实际形成建筑面积的项目,界定为净地挂牌。四是创新审查。对容积率低于1.5的工业项目,采取专家论证的方式作为方案审批的支撑;开展重大项目走访工作,跟踪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二)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
为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难度,提高“苏科贷”“宁创贷”“溧科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政府增信产品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积极发挥民营转贷互助基金作用,扩大企业受益面,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大力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零售、仓储等行业小微企业,截至今年4月,我区完成小微贷2.5亿元,其中“溧量抗疫贷”已向21户中小微企业放款2850万元,向117户个体工商户放款1524.67万元,向99名居民职工放款820.31万元。依托南京文化金融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帮助优视文化等3家文化企业申请具有利率优惠的文化贷款1700万元。
三、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一)完善企业沟通机制
为加强与区内各企业沟通,我区已落实制造业企业挂包联系专班服务,为650家重点企业配备服务专员,深入企业开展惠企政策宣传,每月召开企业家早餐会,完善政企沟通渠道,及时协调解决困难诉求,促进政企良性互动。为进一步深入企业、了解企业,我区开展“四上”企业大走访行动,通过了解企业疫情防控情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经营困难、计划安排情况、营商环境改善情况、安全环保等方面情况,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二)推行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
为提升企业服务效率,我区持续扩大“全科政务”覆盖面,对审批服务事项进行颗粒化、标准化梳理,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一站式办理和跨部门联动审批,实现受理和审批分离。目前我区除户政系统不支持外,所有涉企事项均已纳入综合窗业务范围,真正实现“前台综合收件、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
(三)实施“精准代办”服务
为提升企业服务精准度,我区依托“区—镇街—国企集团”全覆盖代办体系,采用人员驻点、业务培训、部门联动等方式,推行建设项目全周期全流程代办服务。深入推进省市重大项目全周期代办服务,实行挂图作战,实时跟踪代办进度;已建立“代办课堂”备课机制,组织各专办员针对改革新政策编制精品课程,组织代办员及企业报审业务培训。区代办中心一方面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为申请人做好指导,另一方面,动员全区60名基层代办员深入企业,采取接力代办的方式联合审批专办员为企业排忧解难。3月以来,已为21个项目解答了34个咨询问题、解决了29个审批难题。
(四)优化税务服务能力
为简化企业办税流程,我区积极推进高频事项一体办理,完善、优化发票人工核实流程和标准,进一步压缩人工核实时限,确保1-3个工作日办结;高效压缩增值税留抵退税时长,加快退税审核进度,不断压缩办理时限,确保1-2个工作日办结;精准推送涉税信息,建立税费优惠政策标签体系,依托大数据主动甄别符合享受优惠政策条件的纳税缴费人,创建“政策找人”新模式,实现税费优惠政策措施精准直达。
(五)提升用工服务水平
为解决企业“用工难,招工难”问题,我区积极探索企业用工新模式。一是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用工需求。通过走访以及服务挂包企业等方式实地了解西门子、沃元精密等近30家企业的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制定缓解企业用工难题举措。二是拓宽招聘渠道。充分利用区内平台等平台媒体,拓宽渠道推送招聘信息,同时提档升级人力资源市场,一季度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共计48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594个。三是深化就业服务“123”工作法。主动对接劳动力富余地区,搭建劳务协作平台,目前已建立亳州市、蒙城县、利辛县、淮北等16个市县级劳务基地,为溧水企业输送产业工人。持续加强与已开发高校间合作,目前已经与南京财经大学、南京信息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金城学院等50所高校开展校地校企合作,设立“引才工作站”,为溧水吸聚高素质人才。
四、完善社会服务保障
(一)强化人才服务保障
为进一步强化我区人才服务保障。我区积极开展人才服务升级行动,陆续出台《溧水区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溧水区人才安居办法(试行)》,分层分类为人才提供安居落户、子女就学、健康医疗、文旅休闲、交通出行、网格挂包、金融支持等“一站式”落地服务和生活保障,满足人才多元化、个性化品质生活需求。积极落实大学生就业补贴政策。加大大学生群体就业扶持力度,积极主动落实大学生住房租赁补贴、青年大学生面试补贴、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以及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等各类就业优惠政策。一季度共有23家小微企业新招用53名高校毕业生,累计发放社保补贴11.07万元。
(二)健全医保服务体系
为提升民众就医体验,实现“15分钟医保服务圈”广覆盖,我区积极推动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下沉至镇街、村社,满足群众“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需求。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医药机构纳入定点管理,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线上办理,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结算。推动异地就医转诊备案等事项下沉到相应的定点医疗机构,方便群众就医。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不遗余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惠企政策宣传解读落实,保障企业生产发展要素环境,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完善社会保障。
诚挚地欢迎你们对我们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并对我们的工作予以监督,顺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承办单位:南京市溧水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7月15日